5月10日,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医学语言与翻译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数智革新・人文共融:医学院校英语教学创新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召开。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郭莉萍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朱颖出席活动,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助理官锐园主持活动开幕式。
黄玉龙致辞
黄玉龙在致辞中围绕“文化出海、人才培养、数字革新”三大关键词展开论述。他强调,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是医学外语教育的重要使命,需以中华文化深度赋能健康传播,通过精准翻译中医药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助力国际社会理解中国医学智慧。针对人才培养,黄玉龙提出要培育“医学+语言+翻译+跨文化沟通”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矩阵,依托医学院校特色打造“专业教育+翻译能力”双轮驱动的培养模式。在技术应用层面,他呼吁行业加快医学翻译标准化建设,推动AI技术与翻译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智能工具提升医学文本处理效率,为全球卫生合作搭建更畅通的语言桥梁。
郭莉萍致辞
郭莉萍对参会的专家老师们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在医学人文教育领域的学科布局与特色优势。郭莉萍指出,当前医学院校英语教学面临着技术迭代与人文传承的双重挑战,我们更应重视“人”在技术时代的存在和价值。AI不应是要替代教师的工具,而是优化教学流程、释放教师创造力的助手。她呼吁广大教师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在教学中坚守人文底色,通过积极推动校际合作、共同探索医学院校教学创新改革的新路径。
参会人员合影
此次活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协和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全国30余所院校及相关机构的12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AI技术赋能医学外语教学、医学人文与外语课程融合、全球卫生治理与国际胜任力培养、医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国医药国际传播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在外语教育数智化转型与人文教育融合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共同书写了医学院校英语教育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