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 > > 正文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领导出席第四届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高层论坛暨纪念沙博理诞辰110周年活动

2025-06-23

来源:中国外文局翻译院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5年6月20-22日,第四届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高层论坛暨纪念沙博理诞辰110周年活动在山东青岛举办,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外文出版社副总编辑丁志涛,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范其伟,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朱颖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于国栋主持。

范其伟致辞

范其伟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中国海洋大学始终坚守 "崇尚学术、谋海济国" 的价值追求,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综合性涉海学科体系,着力打造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翻译界在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助力中国故事对外讲述、中国声音全球传播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中国海洋大学着力培养既精通海洋专业知识又具备出色语言能力的复合型翻译人才,为国家海洋战略实施和海洋文化传播贡献力量。

黄友义致辞

黄友义在开幕式致辞并作主旨报告。他表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搞清楚如何对外翻译。外文局曾出现过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翻译家,这些大师级的翻译家都具有深厚的研究价值。面对人工智能语言工具,中国不是不需要外语和翻译,而是更要加大中译外人才培养,为人工智能提供海量的反映中国观点、中国思想的外文语料,训练人工智能为“翻译中国”提供更加精准的协助,为强化中国的国际传播提供支撑。

范其伟、朱颖为基地揭牌

基地签约仪式

开幕式上,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海洋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成立,范其伟、朱颖共同为基地揭牌并见证签约。

朱颖作主旨报告

朱颖在主旨报告中介绍了中国翻译协会发布的译才、译介、译研、译训“四译工程”,强调要依托“四译工程”功能布局,凝聚合力实现多语种内容优质传播,强化海洋领域外译规范,打造译介中国重镇高地。她表示,翻译院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海洋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是优化协同育人的有益尝试,将翻译院平台资源与中国海洋大学学科优势相结合,推进“翻译+海洋”学科交叉互融,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

本次活动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国家翻译协同创新中心承办,来自全国9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约200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翻译传播与国家战略、翻译中国与国际话语融通、国家翻译与国家安全、区域国别路径的国家翻译、数智化时代沙博理式人才培育等核心议题,并纪念国际著名翻译家沙博理诞辰110周年。